類風濕關節炎(簡稱類風濕)為自身免疫性疾病,主要侵犯關節,引起多發性關節炎,老年人比較多見。但另一方面,除關節外,它還可到處流竄,引起關節以外的各種癥狀。
皮膚病 具有代表性的為類風濕結節。類風濕患者有20%~25%可出現此結節,大小在數毫米到2厘米之間,無痛性具有彈性的皮下結節,可與骨膜或肌腱粘連,以肘關節外側最為多見,頭后部和骶部易受壓迫部位也容易發生,少數可出現在胸膜、肺、心血管和腎等臟器組織。另外,惡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可引起壞死性脈管炎,出現一種紫癜、潰瘍和壞疽混合存在的皮膚病變,多見下肢下1/3部位。
呼吸道疾病 多見胸膜炎和間質性肺炎,特別是長期患病的老年人。多數無癥狀,偶然在X線檢查時發現。間質性肺炎和肺纖維化頻度高,稱為類風濕肺,往往在類風濕關節炎癥狀出現前就可以發生,多見老年人和有吸煙歷史的人,一般無癥狀,如出現呼吸功能不全,可用皮質激素治療。
腎病 類風濕關節炎出現腎功能障礙,多與長期使用抗類風濕藥和非甾體消炎鎮痛藥有關。停止用藥后,即可逐漸改善。長期使用非甾體消炎鎮痛藥,也有可能引起間質性腎炎,雖然進展緩慢,但可導致腎功能衰竭,因此老年人和有腎病患者應慎重使用。另外,患病10年以上,同時病情活動性較高的患者。有可能引起腎淀粉樣變性,只有控制類風濕發展,才不會發生。治療類風濕過程,每1~2個月,應檢查一次腎功能。
眼病 類風濕也能累及眼睛,約15%患者可出現干燥綜合征,從而引起角膜和結膜干燥不適,少數患者可并發鞏膜炎、虹膜炎,多發生在角膜邊緣2~3毫米處。多見類風濕活動比較嚴重的患者,甚至形成結節或壞死。類風濕累及眼睛危害極大,預后令人擔憂,因此必須定期去眼科接受檢查和治療。
心臟病 類風濕關節炎并發心包炎可高達20%~50%,少數還形成類風濕結節,多數無癥狀,往往在心臟超聲檢查時發現。但也有引起左心衰竭的可能。應隨時接受醫生檢查心臟,并控制類風濕發展。
神經系統疾病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往往出現神經功能障礙。其原因與頸椎壓迫脊髓或因滑膜炎、肌腱滑膜炎壓迫周圍神經,都可出現神經功能障礙。如出現頸部疼痛、后頭部疼痛、上肢感覺或運動功能障礙以及四肢麻木等癥狀時,應去醫院檢查處理。
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日常一般只注意關節癥狀,其實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疾病,必須注意全身表現。類風濕關節炎愈活動,關節外癥狀愈多、愈明顯,必須把這些癥狀和類風濕聯系起來對待和治療,以免病情嚴重尚未發覺而影響治療。
藏醫治療:
奇正消痛貼膏
主要成分:獨一味、棘豆、姜黃、花椒、水牛角(炙)、水柏枝。
功能主治:活血化瘀,消腫止痛。用于急慢性扭挫傷、跌打瘀痛、骨質增生、風濕及類風濕疼痛。亦適用于落枕、肩周炎、腰肌勞損和陳舊性傷痛等。
鐵棒錘止痛膏
成 份:本品以氧化鋅橡皮膏膠漿為基質,加入復主鐵棒錘浸膏、樟腦、冰片等藥物,均勻涂于布上而制成的橡皮膏劑。
功能主治:祛風除濕,活血止痛。用于風寒濕痹,關節腫痛,跌打扭傷,神經痛等。